内质网应激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浏览:493 发表时间:2020-05-12 15:54:00

摘自《浙江医学》  作者   张立新  严锋  王林  陈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神经系统疾病。SAH后早期脑损伤时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SAH后早期脑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颅内高压、颅内灌注压减低、血脑屏障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目前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学者认为细胞凋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质网(ER)对于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非常重要,当内质网功能发生障碍时,被称为内质网应激(ERS)。在许多病理生理状态下,ERS会导致细胞凋亡。研究表明,ERS在很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控SAH后ERS的水平,探讨ERS对SAH后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自噬机制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本研究采用血管穿刺法制作大鼠SAH模型,应用ERS激动剂衣霉素(Tm)、抑制剂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 MA)研究ERS与自噬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在SAH模型建立后24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估,留取脑组织后分别行分子生物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SAH后24h ERS水平显著激活,Tm预处理可显著改善SAH大鼠的神经功能,抑制促凋亡分子caspase-3的表达,减少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TUDCA则显著加重SAH大鼠神经功能障碍并导致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m预处理可显著降低自噬标记蛋白Beclin 1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而TUDCA具有相反的作用。通过侧脑室内给予3- MA则可显著抑制Tm介导的抗凋亡作用。

结论 ERS对SAH后早期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与自噬的激活密切相关。自噬机制在此过程中发货重要作用。ERS与自噬在SAH治疗中的病理生理意义和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