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的疗效观察

浏览:319 发表时间:2020-05-12 15:24:00


摘自《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王新亭 陈欣菊 张传雷 陈晓琦 冀爱英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的发生与肝细 胞功能紊乱有关,主要是机体对胆红素的摄取、运 输、排泄均发生了障碍,亦称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该病特点为肝炎患者恢复阶段或病情平稳期出现持久不退的轻度胆红素升高现象[总胆红素(TBIL)水平为17.1~34.2μmol /L,极少超过85.5μmol/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长期的胆红素升高可加重肝脏的负担,损害肝脏功能,加快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进程,同时还会对人体的各器官系统造成一定损害,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3],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

牛磺熊去氧胆酸是熊去氧胆酸在胆汁中的生理活性形式,具有溶石、保肝、降黄、降酶等多种作用,其毒副作用较小,亲水性较强,临床常用于治疗和预防胆固醇结石, 改善肝功能等。本研究尝试利用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选取河南某医院2013-2016年收治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牛磺熊去氧胆酸胶囊及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谷丙转氨酶( ALT)、谷氨酰转肽酶( GGT)、碱性磷酸酶( ALP)及总胆汁酸( TBA)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ALT、TBIL、DBIL、ALP、 GGT及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IL、DBIL及TBA水平分别为( 27. 3±6. 9) μmol/L,( 10. 9± 5. 2) μmol/L及( 7. 3±3. 3) μmol/L,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牛磺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残留黄疸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TBIL, DBIL及TBA 水平,且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BA水平有所降低,提示牛磺熊去氧胆酸可能会改善慢性肝脏疾患者的远期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